你的位置:

凯发国际k8app > 新闻动态 >

  • 内塔准备完成,对152国开战,特朗普也来支援,中方严阵以待

    发布日期:2025-10-11 20:29    点击次数:72

    内塔尼亚胡向152国“宣战”,特朗普64亿军援撑腰,中国三问美以!

    联合国大会变成了一场外交战场,全球超过80%的国家已经站队,巴以问题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约旦河西岸不会建立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视频声明中态度强硬,他将各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描述为“试图在我们土地核心地带建立‘恐怖主义国家’的最新企图”。

    就在9月21日至22日两天内,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法国、比利时等10国相继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掀起一股“承认潮”。

    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接近总数的八成。 面对这一外交浪潮,内塔尼亚胡宣称将从美国返回后对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作出回应。

    以色列的外交孤立战

    展开剩余86%

    全球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数字给以色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 西方世界内部对以色列政策的共识裂痕正逐步加大,以色列陷入更大孤立。

    在联合国安理会近日就加沙停火决议草案表决时,15个成员中14个投了赞成票,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导致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面对这一外交浪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迅速作出强硬反应。 他在9月21日的视频声明中宣称:“约旦河西岸不会建立巴勒斯坦国。 ”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丹的说法更加直接,他在联合国举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前称“‘两国方案’没有了”。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底气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表态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精密的战略计算。

    他在9月22日与军方高层举行犹太新年祝酒活动时表示,未来一年将是“以色列安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 以色列决心实现所有战争目标,而其目标“不仅限于加沙地带,还要在各领域开辟安全、胜利与和平的新机遇”。

    他还称,以色列必须且有能力摧毁“伊朗轴心”。

    内塔尼亚胡的底气一部分来自国内支持。 以色列极右翼势力借机发力,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他打算在内阁会议上提交提案,要求立即在约旦河西岸行使以色列主权。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的底气也来自美国的坚定支持。 他计划于9月25日抵达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于9月29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这一安排为两国协调立场提供了机会。

    特朗普的64亿美元助阵

    特朗普政府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 他签署了一份64亿美元的对以军事援助计划,专供以色列的导弹防御和情报系统。

    在美国访问期间,特朗普公开反对英国关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 当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及这一计划时,特朗普表示反对,称这是他与斯塔默之间的“少数分歧之一”。

    特朗普政府还主动采取外交行动,计划于9月23日与部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会晤,讨论加沙停火方案和战后计划。 这表明美国正试图在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平衡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但美国在国内面临压力。 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安理会已14次就加沙冲突提出决议草案并付诸表决,其中仅有4次获得通过。 10份未被通过的决议草案中,除了2份是由美国提交的,其余8份美国均投了反对票,其中6次为美国一票否决。

    军事行动持续升级

    尽管外交斗争激烈进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 以军宣布将在犹太新年(9月22日至24日)期间向所有战线增兵。

    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以军第36师的部队已进入加沙城,并与当地武装人员在地面和地下设施进行交战。 以军称这是“基甸战车2”行动的一部分,旨在扩大作战范围。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9月21日,以军导弹击中加沙城阿尔萨布拉社区,导致当地一户人家25人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丧生。 幸免于难的亲属说,仍能听到从废墟中传来的呼救声。

    加沙冲突延宕已近两年,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透露,2023年10月美国第一次否决加沙问题决议草案时,冲突导致近3000人丧生。 如今加沙死亡人数已飙升至6.5万多人。

    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引发了一系列国际反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本月警告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任何吞并行动都将越过“红线”。

    阿联酋没有明确说明届时会采取何种措施,但当前考虑的选项包括外交关系降级、召回大使。 在阿拉伯国家中,有6个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阿联酋是其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同时,欧盟委员会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提案,拟部分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优惠条款。 这表明欧盟对以色列的态度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与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谈,并表示随着以色列加强在加沙城的地面攻势,其“种族灭绝行为”已进入“新阶段”。 埃尔多安承诺,土耳其将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每一个平台”上继续为巴勒斯坦发声。

    中国的严正立场

    面对不断升级的局势,中国采取了明确且负责任的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9月22日表示:“当前局势下,必须以最大的紧迫感推动加沙全面停火,缓解人道主义灾难,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的国家应切实负起责任。 ”

    中国强调必须坚持“两国方案”不动摇,让“巴人治巴”的原则真正落地。 这一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与美以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对美国滥用否决权发出三问:“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 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 到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安理会才能履行职责? ”

    傅聪强调:“武力打不出和平,暴力换不来安全。 延长战事只会造成更多死亡和仇恨。 以色列必须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停止任何加剧局势紧张的危险举动。 ”

    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随着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在法律和道义上的地位正在显著增强。 巴勒斯坦外交和侨民部长政治顾问迪克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勇敢的、符合国际法的决议”。

    法理升级使得巴勒斯坦可将驻各国代表团升格为大使馆,并推动申请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虽然美国可能在安理会再次否决巴勒斯坦的正式会员国申请,但这一过程本身将进一步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地位。

    未来几个月,巴以局势可能朝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种可能是内塔尼亚胡从美国返回后采取实质性报复措施,如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土地,这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第二种可能是虽然言辞强硬,但实际行动有限。 内塔尼亚胡可能满足于象征性报复,如召回大使或暂停与某些国家的合作项目,以避免完全孤立。

    第三种可能是国际社会形成更强大的压力,迫使以色列回到谈判桌前。 联合国可能通过新的决议,甚至某些国家可能启动制裁程序,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博弈格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警告十分准确:“如果西方仅用‘承认’替代‘制裁’,用‘道义’掩盖‘纵容’,这场浪潮终将撞上现实的礁石。 ”

    未来一周的联大会议将是关键考验,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的会晤可能决定局势走向。 但毫无疑问,巴以问题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国际社会需要新的思路和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这场外交战的结果将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将外交承认转化为实质性进展。 目前看来,以色列与美国站在了一边,而全球八成国家站在了另一边。

    发布于:上海市


Powered by 凯发国际k8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